各部门、各单位:
2025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研究方向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有关部署,聚焦气象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决策支撑。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人条件:重大课题申报人必须具有正研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司局级以上行政职务;重点课题申报人一般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行政职务;面上课题申报人一般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或获得博士学位。
未能按期完成2024年度及之前的气象软科学重大和重点课题的课题负责人不能参加申报。
申报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课题的申报;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课题申报;在研气象软科学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新课题申报。
(二)重大和重点课题申报人应按照课题指南(附件1)确定的研究方向,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进行申报。
面上课题申报人可结合专业特长和工作岗位,围绕气象事业改革发展有关方面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申报。
研究课题的题目可自拟,应精准反映研究的主题、范围和内容,不宜过大。
(三)申报人将课题申请表(附件2)提交本单位归口管理单位,经同意后,报送至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
各单位原则上限申报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和面上课题各2项。鼓励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研究,申报课题应注意避免与往年立项的气象软科学研究课题重复。
(四)2026年度政策研究课题研究时间为1年,2027年6月底前完成结题验收。政策研究课题必须完成研究报告1篇、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重大课题还需完成提交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决策咨询报告1篇及以上;重点课题还需提交决策咨询报告1篇及以上。
(五)2026年度政策研究课题申请实行网络申报,申报系统为“气政通2.5版政策法规管理系统软科学子模块”。系统申报开放时间截止至2025年11月7日24:00,逾期不再受理。
三、组织管理
2026年度政策研究课题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负责统筹管理和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中国气象局所有。课题承担单位及参加人员对课题享有署名权,在所发表成果、咨询报告等上必须标明“2026年中国气象局政策研究课题*********(课题编号)资助”等字样。
四、我校申报安排
各单位从政治方向、申报资格、选题论证、知识产权、学术创新、实践价值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对申报课题进行初审把关,于11月3日前将纸质版申请书(一式两份)报送至人文社科处(行政楼316),电子版申请书发送至邮箱rwskc@sdust.edu.cn。
联系人:邵鹏 林振德
电 话:86057871
山东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
2025年10月20日